北京VS上海,公民同招之后哪地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更大?
文|Sophie
上海的招生“摇号”工作已经结束,北京市的“摇号”工作也将于6月份正式开始。两市虽然在“公民同招”、“就近免试”入学方面的政策相一致,但从执行的严格程度方面看,北京市的入学政策要求明显“严”于上海。
本文将从注册入学条件和要求、寄宿学校招生、户籍及房产、学位分派、民办学校管理五方面,解读北京和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安排的异同。
公民同招时间安排稍有不同
根据北京市、上海市教委的要求,2020年的招生工作同样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民办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里的同步并不一定指的是“同一天”,而是“同一时间段”。与以前的招生方式相比今年公民同招最大的变化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招生管理系统,所有公办、民办学校都须在当地统一的招生管理平台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上海地区将公办和民办学校招生时间做了区分。上海市的招生细则明确指出公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30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各区也按照这个时间段执行。
但北京各区并未完全将公办和民办学校的报名时间分开。东城区的政策中仅要求“在5月6日至31日之间完成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工作,其中5月11日—17日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和到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
而包括丰台、通州、顺义、朝阳、门头沟、西城、海淀、石景山在内的8区,均将公办和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和录取时间做了区分。如丰台区要求,“6月1日至6月2日,进行初中第一批入学志愿填报,6月3日至6月6日进行小学第一批入学志愿填报。6月13日至6月21日,进行小学审核入学材料,小学第二批入学志愿填报,6月15日至6月16日,进行初中第二批入学志愿填报。”
这里的“小学第一批”是指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可自愿选择入读民办学校,填报志愿派位入学。“初中第一批”是指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选择入读有第一批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含寄宿)、民办学校,填报志愿派位入学,“初中第二批”是指按照区的规定进行划片入学。
寄宿学校招生范围差异较大
两地除了公民同招方面的要求相近,在严禁项目上的很多要求也较为一致。如上海和北京两地都明确提出:
“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冬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
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
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严禁分班前组织考试,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
严禁任何学校私自招生”。
北京市的严禁项目中还包含“严禁以寄宿招生方式招收非寄宿学生”,此项要求对公办、民办学校的招生都起到限制的作用。对于公办学校,北京市东城等区还要求“2020年,城区公办寄宿学校招生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录取名单进行公示,今后将逐年压缩城区公办寄宿学校招生计划。”
在寄宿学校的招生政策方面,上海市的要求细则较为宽松。对于民办学校,上海市要求“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适当扩大招生范围,民办学校可按走读、住宿等分类设置招生计划”。其中徐汇区要求“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跨区招生”。对于公办学校,上海市静安区、崇明的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中指出“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海市回民中学除外)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
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和扶持
北上差异明显
对于北京市的民办学校来说,除了需严格遵守上述的严禁条款外,还需要遵循各区的民办学校招生管理细则。如海淀区对民办学校的招生资质作出了具体要求,“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此外,朝阳、顺义、平谷等区还明确表示要加强严格学籍管理,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同时区学籍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学校学籍的监管力度,各学校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
但北京市仅在对民办学校的监管方面作出规定,并未提及对民办学校的扶持,而上海市则明确提出对民办学校进行扶持的四个办法:
一是经费支持上,要求各区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民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政策,按照不低于上海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含免学杂费部分)。
二是在特色建设上,支持民办学校开展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等软硬件建设。
三是在教师发展上,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师资培训、教研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支持民办中小学教师团队建设。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鼓励支持民办学校为教职工建立年金制度,改善教职工退休后的待遇。
四是在考试招生上,作为“不挑选生源的学校”可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
跨区入学申请的证明材料
北京多于上海
免试就近入学是各地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共同要求,但北京地区对户籍与住房所在地一致的要求更高。北京市要求,“凡年满 6 周岁(2014年 8 月 31 日以前出生),且具有区常住户口及区房屋产权证(监护人持有)的适龄儿童均需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登记入学”。
以东城区为例,对于本市非东城区户籍无房家庭想在东城区上学,需满足长期在东城区工作、居住,符合在东城区同一地址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东城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此外,还需要到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义务教育入学办公室,进行注册申请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通过北京市住房管理等相关部门联合审核后,东城区教委才会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为其安排入学。
相比之下,上海市仅静安区部分公办小学的对口入学条件执行:“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籍须在对口地块满2年以上的要求,但根据要求2021年起,部分公办小学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籍须在对口地块满3年以上”。
而根据上海闵行、虹口等区的要求,做好“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可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但家长须注意的一点是,要做好户籍地就读或居住地就读的选择,一旦确认将无法更改。这与北京市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流程中的特别提示相近,“不论是否本市户籍、是否在本市有房产,都只允许学生在一个区注册”。
北京每个登记住址“6年内仅一个学位”
在学位提供方面,上海市仅静安区提到在部分公办小学的学位,对每户地址5年提供一个对口学位。北京市东城、昌平、西城、朝阳 海淀五区,则提出6年内只提供一个单校划片的学位。而石景山区则提出了“小区配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9年内解决购房人一户子女对口入学申请”。
其中朝阳区还规定了“实际居住地址(凭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初中三年内只提供实际居住地址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东城区、石景山、昌平区的学位分派要求稍有不同,东城区、石景山、昌平区的六年一个学位是针对于“单校划片学位”,而海淀、朝阳、西城三区的学位分派是针对所有适龄儿童或少年。
上海静安区在公办小学的对口入学方面,根据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数的实际情况,部分公办小学的对口入学条件需执行上述提到的“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籍须在对口地块满2年以上”的要求;也可以在满足“房屋户主为儿童、父或母;房屋产权人/承租人为儿童、父或母。”时,进行对口入学。
但该类学校,每户地址5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执行上述政策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块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和摸底调查;当出现学龄人口超出学校办学规模时,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启动预警。以上具体情况详见各学校《招生通告》。房屋产权人/承租人为儿童、父或母。”该类学校,每户地址5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
北京vs上海,谁更严?
从上海、北京两地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细则的五项对比中发现,北京在公民同招的诸多政策明显严于上海,但上海入学政策更细致。
如在公民同招方面,上海对公办和民办学校的招生时间做了一些区分,但北京地区的政策并未完全作出区分。从各区公民同招的落实情况上看,上海各区还考虑到“当民办学校的报名数量多于录取数量时,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在公办学校中进行摇号”。
北京市正在逐步压缩公办寄宿学校的数量,公民寄宿学校招生都受到较大限制;而上海市目前只是限制公办寄宿学校的范围,但对于有条件的民办寄宿学校,上海市在招生方面给予了更多的空间。在民办学校的监管和扶持上,上海政策中考虑到对民办学校的资金、特色、教师、招生四方面给予支持。
当本市户籍和住房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提出入学申请时,北京市需要更多证明材料。而上海地区相对宽松,仅静安区的部分公办小学招生中提到到户籍与住房所在地不一致时的具体要求,并且上海还考虑到这类学生的派位方式。
在学位分派方面,北京市对于学位的管控更严,小学阶段每个登记住址每6年1个学位,甚至是9年一个学位,也体现出北京市学位的紧张情况。但该政策指出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但全面二孩政策政策在2016年后开始实施,这就意味着今年入学的学生(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出生)家庭,如果是二孩可能会面临着没有学位的局面。
上海地区“摇号”已经截止,北京地区也将在6月进行招生“摇号”,新学说将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研究报告
《重构新现代课程》《中国国际学校指南》《国际课程在中国》《2018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
建校管理
新学说咨询----让办学更简单!
人才发展
新学说国际学校校长研修班新学说国际学校运营管理培训
行业活动
三点一校
行业研讨会FIT国际教师风采大赛VIS国际学校发展大会
联系我们
座机:010-52468286媒体推文及行业活动联系:灿灿 13810482906行业咨询与商务合作联系:小新 15010927730